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网上突然冒出个"大马村走完了"的说法,搞得跟真事儿似的。我特意跑去打听了一圈,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...
先说这个"走完了"的说法,听着怪吓人的。其实啊,就是村里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了,留守的老人小孩占了大半。你要大白天去村里转悠,确实冷清得很——但这能叫"走完了"吗?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哪个农村不是这样呢?
我二舅家就在大马村隔壁,他说十年前赶集的时候,大马村集市能挤得走不动道。现在可好,连卖豆腐的都改三轮车流动叫卖了。这变化确实挺大,但要说"全村搬空",那纯属瞎扯。
这里头有个误会。去年村里搞土地流转,有开发商来测量的时候,正好赶上农忙季,好多家锁着门。测量员在村口随口说了句"这村人都走完了是吧",结果被路过拍短视频的听见了...
要我说啊,现在这些短视频平台真是够够的。有个叫"老张说农村"的账号,为了博眼球硬是把这事说成"鬼村实录",播放量倒是蹭蹭涨。真实情况呢?村里王支书跟我说,户籍人口一个没少,就是常住人口少了三成——这数据跟全县农村平均水平差不多。
上周我特意去转了转。早上八点多到的时候,确实安静得能听见鸟叫。但你要说没人吧,小卖部门口几个老头在下象棋,学校虽然就剩二十来个学生,但红旗照样升得老高。
最有意思的是村委会公告栏。贴着的"乡村振兴示范点"规划图都褪色了,但旁边新贴的快递代收点通知倒是鲜亮得很。这或许暗示着,传统的农村生活模式正在转型,但要说"消亡"还为时过早。
具体到年轻人为啥不愿意回来,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我二舅酿的米酒还复杂。虽然城里打工累,但一个月能挣老家半年的钱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村里通快递了,连我那个初中毕业的表弟都在琢磨着开网店卖山货。
有个事挺耐人寻味:村里最气派的那栋三层小楼,主人是在东莞开厂的。人家逢年过节回来,小车直接开进院里。你说这些人算不算"走完了"?要我说啊,现在这年头,人在不在村里住,早就不是判断"走没走"的唯一标准了。
比起纠结"走没走完",不如想想怎么让留下的过得更好。村里李老师退休后义务教留守儿童写作业,这种故事从来上不了热搜。但你要真去了解,每个这样的村庄都藏着无数这样的微光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:上次去村里,看见八十岁的张奶奶在学用智能手机跟孙子视频。你说这样的村庄,到底是正在消失,还是在以另一种方式重生?这个问题,可能连最权威的专家也给不出标准答案。
大马村走完了是真的吗
大马村走完了现在还有人住吗
大马村走完了是怎么回事
大马村走完了的原因
大马村走完了后续发展
大马村走完了的真相
大马村走完了村民去哪了
大马村走完了政府怎么处理
大马村走完了是哪个县的
大马村走完了旅游还能去吗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