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要说茂名老街最让人走不动道的,还得是那些冒着热气的老字号牛杂摊。虽然现在满大街都是网红店,但老街居民还是认准那几家开了二三十年的老摊位——这事儿挺有意思,明明装修破旧,为啥大家宁愿蹲在路边吃?
下午四点刚过,"阿婆牛杂"门口就开始有人蹲守。铁锅里翻滚的汤汁带着八角桂皮的香气,飘得半条街都是。别看摊子小,每天光牛肺就要处理上百斤。老板娘手指关节粗大,是常年剪牛杂留下的痕迹。"我们家的汤底啊,从我爸那辈就没换过配方",这话听着像吹牛,可附近街坊确实吃了三代人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新开的店环境是好,冷气足座位多,可老食客们总觉得差点意思。具体是差在火候还是配料比例,连做了二十年餐饮的老陈也说不上来,就认死理:"老街的牛杂摊,汤底都是越熬越稠的。"
转过骑楼拐角,有家连招牌都没有的流动摊。老板老李专做"牛三星",就是牛心、牛肝、牛腰的混搭。内脏处理得干净,猛火快炒出锅,带着镬气上桌。熟客都懂要配他家用陈皮泡的米酒,据说这个吃法是从前码头工人的发明。
虽然环境堪忧——塑料凳都包了浆,但每天中午照样挤满人。有次看见穿西装的白领蹲在路边啃牛杂,画面莫名和谐。或许暗示着,在美食面前,所谓的身份体面都得往后稍稍。
现在年轻人嫌做牛杂又累又脏,愿意接班的人越来越少。阿英家的摊子去年关了,她女儿大学毕业后死活不肯接手。老街改造后,这些需要明火作业的摊位可能更难存活。有食客提议让老字号搬进商场,可老师傅们直摇头:"煤气灶的火,哪比得上炭火香?"
说来惭愧,我至今没搞明白老张头调蘸料的秘方。每次问他,老头就眯着眼笑:"祖传的,不能说。"现在他右手抖得厉害,切牛杂都费劲,真怕哪天这门手艺就断了。
首先看排队的人——要是队伍里多半是讲本地话的中年人,基本错不了。其次观察操作台,正宗老摊的砧板中间都会凹下去一块。最后尝汤头,老店的汤喝完后嘴唇会微微发黏,这是胶原蛋白的证明。
当然啦,现在有些店也开始用高压锅速成汤底,这招骗得过游客骗不过本地人。具体怎么分辨,可能得交够"学费"才能懂。
茂名老街牛杂店推荐
茂名老街最老牛杂摊
茂名老街牛杂哪家好吃
茂名老街美食攻略
茂名老街牛杂价格
茂名老街牛杂做法
茂名老街历史
茂名老街拍照打卡点
茂名老街停车攻略
茂名老街附近酒店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