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:“老司机带带路,sm在哪里找圈子啊?”说实话,这问题挺难答的。虽然网上信息一堆,但真能信的有几个?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。
首先得承认,这玩意儿毕竟小众。不像打篮球、玩桌游,随便搜个同城群就能加。很多所谓“交流群”要么是广告满天飞,要么进去发现全是猎奇的围观群众。去年加过个号称“资深玩家群”,结果群里天天在吵“穿皮衣算不算SM”,气得我直接退群——拜托,谁要听你们小学生辩论啊!
不过话说回来,难找不代表找不到。关键得知道门道在哪儿。
别信百度首页那些弹窗广告
什么“全国最大SM交友平台”,点进去不是卖课的就是搞直播打赏的。有个朋友被坑过398会员费,最后发现所谓“线下活动”就是KTV陪酒,气得直接报警。
试试小众论坛的暗号
像某字母站(懂的都懂)的“绳艺区”,经常能看到用“绳缚研习会”这种暗语发帖的。虽然得手动翻几十页,但这类帖子底下评论区往往藏着真·同好的联系方式。不过具体怎么辨别是不是骗子...这个我也不敢打包票,毕竟水太深。
微博超话的隐藏玩法
搜“#绳缚艺术”比直接搜SM强多了。虽然超话里90%是晒照片的,但偶尔能看到有人发“周末杭州有绳艺工作坊”的线下活动通知。重点来了:这类活动如果要求提前验证身份证明和签署保密协议,反而更可信——至少说明组织者是真懂规矩的。
参加过三次线下聚会的老王跟我说:“十个活动九个坑,剩下那个要你命。”虽然夸张了点,但确实得注意:
警惕“入门教学收费局”
正规的交流活动顶多AA场地费,要是遇到人均收费500还说是“教学费”的,赶紧跑!去年上海就曝出个假导师,教绳缚居然用超市塑料绳,学员手腕都勒出血痕了还说“疼痛是必修课”。
观察组织者的细节
真玩家聊安全词、事后护理比聊姿势还认真。要是发现活动发起人连“安全信号”是什么都说不清,或许暗示这人压根没实践经验。当然也有例外情况...(这里我承认自己见识有限,毕竟不同圈子规矩可能不同)
新人千万别玩速配
见过最离谱的是某APP搞“五分钟速配SM搭档”,结果有人第一次见面就被绑着转了三手。记住啊,正经玩家都是先喝三个月茶聊安全协议的!
准备医疗包比道具重要
买什么皮鞭蜡烛都是后话,急救剪刀、消炎喷雾、冰袋这些才是保命的。有个玩穿刺的妹子跟我说,她包里常备凝血酶——虽然希望永远用不上。
(突然想到个事儿)你们知道为什么老玩家都爱用登山扣代替手铐吗?因为真遇到紧急情况,用牙都能咬开!
如果试了所有方法还是没门路,或许...这本身就是个信号?我认识几个朋友最后发现,他们喜欢的其实是角色扮演而非SM,后来在COS圈玩得风生水起。人的XP系统本来就会升级嘛!
sm在哪里找圈子啊 贴吧
sm同好交流群怎么加
正规sm线下活动有哪些
如何判断sm群靠不靠谱
绳缚艺术线下学习
新人怎么进入sm圈子
sm交友平台防骗指南
小众性癖怎么找同伴
SM活动安全注意事项
国内sm俱乐部真实评价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