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刷到网友问“江门150的巷子”,说真的,这地方火得有点突然。作为一个在江门混了十年的老饕,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条巷子的真相——虽然它现在被吹成了网红打卡地,但里头藏着的门道,可能连本地人都说不全乎。
最早这条巷子就是普通居民区,窄得电动车都得侧着过。后来因为几部影视剧取景,突然就成“复古怀旧圣地”了。现在你去瞅瞅,墙上全是涂鸦,路边挤满举着自拍杆的游客。不过话说回来,那些开了二三十年的老店倒还在,只是排队的人从街坊变成了外地游客。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虽然网红奶茶店开了三四家,但最火的还是巷口阿婆卖的绿豆饼。皮酥得掉渣,馅儿甜得刚好,价格十年没涨过。这或许暗示了,再火的噱头也干不过实打实的好味道。
强记牛杂
藏在巷子中段拐角,连招牌都褪色了。老板每天凌晨四点开始炖牛骨汤,到中午汤头浓得能挂勺。特别推荐牛蒡和牛脆骨,但具体用啥香料熬的汤?老板嘿嘿一笑:“祖传的,不能说。”
丽姐煲仔饭
用传统柴火灶,米饭底下能刮出半公分厚的锅巴。腊味是自己腌的,和连锁店那种真空包装的完全两码事。不过要注意,丽姐脾气爆,催单会被怼:“急啥?火候不够能吃吗?”
无名糖水铺
就摆在居民楼楼梯间,菜单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。腐竹白果糖水是招牌,腐竹煮到融化,喝起来像丝绸滑进喉咙。但每周三休息,这个冷知识连导航软件都没更新。
现在巷子里冒出好多“怀旧主题餐厅”,装修是挺复古的,价格也复古——直接复到香港物价。有家卖“传统竹升面”的,其实机器压的面,被懂行的食客拆穿过。
还有个玄学:凡是门口摆着“网红打卡点”牌子的店,味道大概率普通。这条巷子的精髓,恰恰是那些连大众点评页面都懒得维护的老铺子。
比起其他网红景点,这里有个神奇之处:游客和本地人居然能和谐共存。早上阿公阿婆照样在巷尾打麻将,下午游客在隔壁拍照,互相不打扰。可能正因为保留着真实的生活气,才让人来了还想来。
当然也有隐忧——最近某音上冒出好多“江门150的巷子隐藏机位”攻略,把居民家的阳台都拍进去了。具体怎么平衡旅游和隐私,这事儿还得再观察观察。
江门150的巷子美食攻略
江门150的巷子在哪里
江门150的巷子历史
江门150的巷子拍照技巧
江门150的巷子停车攻略
江门150的巷子必吃小吃
江门150的巷子民宿推荐
江门150的巷子晚上好玩吗
江门150的巷子本地人推荐
江门150的巷子旅游注意事项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