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扬州的小巷子,弯弯曲曲的,青石板路走起来咯吱响。你说怪不怪,偏偏是这种地方,最容易滋生出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故事。老城区的大爷大妈们总爱念叨,谁家闺女跟隔壁小伙好上了,谁又在巷子口等了一整夜——虽然这些故事真假难辨,但那股子烟火气里的缠绵劲儿,倒是实实在在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谈恋爱都奔着商场电影院去了,谁还乐意在蚊子嗡嗡的巷子里喂蚊子啊?可你仔细瞅瞅,傍晚时分还是能撞见牵着手慢慢晃的小情侣。
东关街的奶茶店老板王姐跟我唠过,她店里常来一对大学生,男孩总帮女孩撩开塑料门帘。有回暴雨天,俩人挤在店门口躲雨,雨水顺着瓦檐滴成串,那姑娘突然就踮脚亲了男生一口。"现在的小年轻啊..."王姐搓着围裙直摇头,可眼角笑纹里都漾着甜味儿。
这种巷子爱情吧,虽然比不上偶像剧里跑车鲜花的阵仗,但胜在够真实。你想想,要是连巷子口卖炸臭豆腐的阿姨都认得你俩,这感情多少带点人民群众的见证不是?
老城区改造这事儿,把好些故事连带着砖瓦一起推平了。去年拆除仁丰里那会儿,拆迁队从墙缝里扫出过泛黄的情书,落款是1992年。施工队老张头说,当时有个白发老太太在警戒线外站了整天,后来颤着手要走了那叠纸片。
具体她是不是信里的女主角?没人说得清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扬州人骨子里对巷子的执念,大概就像梅雨季的苔藓,看着不起眼,扒着墙皮死活不肯掉。
现在网红都爱来打卡,举着自拍杆在巷子里扭来扭去。但真正过日子的情侣谁整天拍照啊?菜场后门那对卖盐水鹅的夫妻,丈夫总偷偷把鹅腿肉塞媳妇碗底,这种镜头根本拍不出来。
或许暗示着,当代人太执着于用像素记录爱情,反而错过了最动人的颗粒感。就像我常看见小情侣在网红墙前吵架,原因居然是滤镜没选好——要搁二十年前巷子里的情侣,顶多为谁去倒洗脚水拌两句嘴。
问过民政局的老同学,现在选择在巷子老宅结婚的年轻人,十个手指头数得过来。大部分都奔着新区电梯房去了,毕竟丈母娘们可不管什么历史风貌区。
但有意思的是,每年四月紫藤花开的时候,个园附近的巷子总会突然冒出好多约会男女。可能人类对浪漫的感知,到底还是敌不过植物几百年的生存智慧。
扬州小巷子里的爱情故事真实经历
扬州小巷子里的爱情现在怎么样了
扬州小巷子约会攻略
扬州老城区爱情地标
东关街情侣必去小店
仁丰里拆迁爱情故事
扬州巷子里的表白圣地
扬州本地人爱情观
扬州慢生活爱情
扬州古镇情侣写真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