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能在城中村看到电动车排成长龙等客的场景,特别是早晚高峰,几十辆电动车齐刷刷停在路口,司机们一边刷手机一边瞄着过往行人。这阵仗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共享单车投放点呢。
虽然看起来这些电动车司机挺清闲,但你要是跟他们聊几句就知道,这份"工作"远没有表面那么轻松。老王在城中村跑了三年电动车,他给我算了一笔账:早上六点出门,晚上十点收工,刨去充电费和吃饭钱,一天能落袋的也就百来块。"比进厂自由点",他叼着烟说,"但要说发财那是做梦"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干这行?细想之下,这或许暗示着灵活就业已经成为部分群体的生存刚需。不需要学历门槛,不用看老板脸色,扫码就能开工——虽然风吹日晒是免不了的。
上个月开始,这边突然严查电动车载客。穿制服的天天来巡逻,抓到就是200起步的罚款。老司机们现在都练就了"望风而逃"的本事,远远看见执法车就作鸟兽散。但具体这些规定到底怎么界定合法非法,连跑车的老师傅们也说不清楚。
小李是新入行的,他跟我吐槽:"说是非法营运,可我们又不打表不议价,就是收个电费钱,这算哪门子营运?"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,但仔细琢磨又觉得哪里不对。可能就像城管说的,没证就是没证,其他都是白扯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自发形成的等客点居然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。最早来的能占着路口黄金位置,后来的只能往巷子里排。听说前阵子还有人因为抢地盘打起来,最后是几个"老大哥"出面调停,重新划了地盘才了事。
充电也是个头疼事。虽然城中村到处都有充电桩,但高峰期根本排不上号。有经验的司机都会在凌晨三四点去充,那时候电费还便宜。不过这个作息,长期下来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就另说了。
跟几个司机聊下来,感觉他们心里都明白这行当干不长久。现在网约车平台都在推合规化,以后说不定连电动车都要持证上岗。但真要考证的话,这些四五十岁的老伙计们,有几个能考得过呢?
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:虽然天天被城管追着跑,但几乎没人考虑转行。问起来都说"先干着呗",这种心态,可能才是城中村电动车等客100现象最真实的注脚。
城中村电动车拉客怎么收费
城中村电动车等客合法吗
电动车等客一天能赚多少
城中村电动车充电地方
电动车拉客最新政策
城中村电动车司机收入
电动车等客被罚款怎么办
城中村电动车拉客危险吗
电动车等客最佳地点
城中村电动车拉客技巧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