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前两天有个外地朋友突然问我:"你们西宁的清真馆子到底有啥特别的?"这一问倒把我问住了——虽然天天吃,真要细说却有点懵。这事儿挺有意思,咱们今天就来唠唠。
走在西宁街头,三步一个清真馆子不夸张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那些破旧门脸里往往藏着最地道的味道。我常去的一家老字号,老板是撒拉族,他家的手抓羊肉用秘制调料腌足24小时,吃起来居然带着淡淡的果香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新开的网红店,装修是漂亮了,味道反倒不如从前。
西宁的清真饮食特别有意思,像是回族、撒拉族、东乡族的做法在这里互相影响。比如同是牛肉面,回族师傅喜欢汤头清亮,撒拉族则偏爱加些香料。有次我在城东区吃到碗面,汤里竟尝出了藏式酥油茶的影子,具体怎么融合的还真说不清楚。
夏天傍晚去莫家街转转,你会发现很多清真摊贩都在卖一种绿色凉粉。当地人管这叫"斋月特供",是用豌豆淀粉和野菜汁做的。有个老伯告诉我,这吃法或许暗示着早年穆斯林在斋月期间补充营养的智慧,不过现在年轻人就当普通小吃吃了。
很多游客只知道点手抓羊肉,其实像"筏子"这种羊杂碎灌肠才是本地人的心头好。最地道的吃法要配生蒜,但店家往往不会主动提醒——毕竟怕外地人吃不惯。我见过有游客被辣得直喝水,老板在旁边偷笑:"这才够味儿嘛!"
最近开了几家装修精致的清真餐厅,菜单上居然有"融合创意菜"。尝过一次什么"玫瑰酱拌牦牛肉",甜不甜咸咸的怪得很。要我说啊,想吃正经味道还得找那些开了十几年的老店,虽然环境差点,但胜在味道正宗。当然啦,这也可能是我这个老胃口的偏见。
清真早餐里有个隐藏吃法:甜焙子配咸奶茶。第一次见青海同事这么吃时我直皱眉,试过后才发现甜咸交织居然莫名和谐。这种搭配怎么来的谁也说不准,可能是早年商队图方便发明的?现在有些早餐铺子还保留着这个传统。
冬天要是来西宁,一定要试试"碗菜"。把各种食材码在碗里蒸熟,最特别的是会放一种叫"地皮菜"的山货。去年带北京朋友吃,他非说像缩小版佛跳墙。要我说,这或许就是高原人民对抗严寒的智慧吧,具体起源倒没考证过。
水井巷后头有家不起眼的馍馍铺,做的糖油糕堪称一绝。老板娘是东乡族,她家的油糕用胡麻油炸的,咬开里头是流动的红糖馅。有次我问为啥这么好吃,她笑着说了句"祖传的呗",再问就笑而不语了。这种小店的秘方,可能永远都是个谜。
西宁吃清真的民族有哪些
西宁清真美食排行榜
西宁回族特色餐厅推荐
西宁撒拉族美食在哪里
西宁最好吃的清真手抓羊肉
西宁清真早餐吃什么
西宁清真老字号有哪些
西宁清真小吃一条街
西宁清真餐厅哪家便宜
西宁本地人常去的清真馆子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