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刷到不少关于“宝鸡淡家村妹子”的讨论,挺有意思的。虽然网上信息零零散散,但仔细琢磨,能发现一些共同点——大家真正关心的,其实是这些姑娘们的生活现状和未来选择。
淡家村出来的妹子,现在十个有八个都在宝鸡市区打工。你说为啥?种地不挣钱呗!隔壁王婶家闺女,前年在电子厂上班,现在都能自己供个小公寓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进城真的就比留在村里强吗?
有人觉得在城里见世面,可凌晨三点下夜班的时候,出租屋里连口热水都得自己烧。我表姐就是淡家村的,她说最难受的不是累,是城里人总把“你们农村来的”挂嘴边。
说到这个就更有意思了。现在相亲市场上,淡家村妹子经常被挑三拣四。媒婆张阿姨跟我透露,有些男方家庭一听是农村户口,连见面都推三阻四。
但你们发现没?这些姑娘反而比城里姑娘更能吃苦。我认识个在火锅店当领班的淡家村妹子,一个人能管半个店的运营,老板恨不得给她磕头。或许暗示,某些刻板印象该改改了?
其实淡家村妹子有个特别厉害的本事——手巧。我二姨去年娶的儿媳妇就是淡家村的,人家自己绣的婚被,比商场里三千多的还精致。现在开直播教刺绣,粉丝都有小两万了。
具体为啥这门手艺在村里代代相传,我倒说不太清楚。听老人讲,可能跟早年间村里出过绣娘有关?这个得查查地方志才能确定。
现在年轻一代的淡家村妹子,想法已经和她们妈妈那辈完全不同了。村口小卖部李叔家闺女,明明能去深圳赚大钱,非要回村搞什么生态养殖。去年光卖土鸡蛋就挣了十多万,把全村人都看傻了。
不过啊,要说最让人担心的,还是教育问题。村里小学就剩二十来个学生,老师都凑不齐完整科目。这些妹子以后要是当了妈,孩子的教育可咋整?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