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刷到网友吐槽:"打开地图搜快餐店,要么显示歇业,要么导航绕路"。这事儿我琢磨了好几天——虽然现在手机能定位,但找快餐店还真不是输入关键词就完事的。
上周三我突发奇想,同时用三个地图APP搜"快餐店"。好家伙,同一位置推荐的店铺重合率不到40%。高德给我推了家1.2公里的黄焖鸡,百度地图却显示那家店半年前就搬走了。
更绝的是,某团外卖上标注"距您500米"的店家,实际要穿过两个地下通道。这或许暗示,平台算法对"最近距离"的判断,跟咱们老百姓理解的"抬腿就到"根本不是一码事。
我连着三天蹲守写字楼区,发现个有趣现象:那些开在背街小巷的快餐店,虽然地图显示距离远,但骑手取餐反而更快。比如科技园B区后门的隆江猪脚饭,系统显示1.8公里,但因为避开主干道红绿灯,实际送达比800米的商场店铺快7分钟。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这些店铺的配送数据怎么接入导航系统的,我这外行还真搞不明白。建议大家下次可以试试:
昨天跟个跑单王骑手聊天才晓得,很多快餐店有"隐形套餐"。比如大学城那家连锁快餐,APP上不显示的"15元两荤两素工作餐",到店直接报暗号"学生套餐"就能买。虽然品类选择少点,但胜在出餐速度比常规菜单快一倍。
还有个冷知识:部分店家在恶劣天气会开启"附近优先配送"。上周暴雨那天,我两点半下单的煲仔饭,居然比平时早到20分钟——后来才知道店家临时关了3公里外的订单。
经过半个月折腾,我总结出个土法子:先在地图搜到目标店铺后,切到街景模式看实景。要是门口停着三五辆外卖电动车,这店绝对差不了。上周靠这招找到家宝藏烧腊店,老板说他们80%订单都来自周边500米,米饭菜品都是现炒现装。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有次按这方法找到的米粉店,到现场发现是专做外卖的"幽灵厨房"。所以建议各位,第一次尝试新店还是选午市——就算踩雷,损失顿午饭总比饿着肚子加班强。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步行5分钟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24小时营业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便宜实惠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送餐最快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卫生条件好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有早餐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支持支付宝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有充电插座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可以临时办公
附近最近的快餐店有儿童餐
(建议新站优先优化"附近最近的快餐店送餐最快")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