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每次路过中山三角小巷,总能看到不少人拎着大包小包。你说奇怪不奇怪,就这么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怎么天天这么热闹?前两天实在忍不住,我也跟着人潮挤了进去。
说实话,第一眼挺失望的。巷子不宽,两边都是些老旧的店铺,装修嘛...基本等于没有装修。但是走着走着,鼻子就开始不淡定了——那个香味啊,一阵一阵往鼻子里钻!
巷子中间有家卖烧腊的,招牌都快褪色了。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大爷,动作慢悠悠的,但排队的人从来没断过。我观察了半天,发现他家的烧鸭皮特别脆,肉又特别嫩。问了大爷秘诀,他就笑笑说:"火候要够,时间要准。"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新店都用现代化设备了,这种纯手工的老店反而成了稀罕物。虽然效率是低了点,但味道确实不一样。具体是怎么个不一样法,可能得找个美食专家才能说清楚。
再往里走有家卖肠粉的,店面小得转身都困难。老板娘手法特别快,一勺米浆倒进蒸屉,几十秒就能出一份。他们家的肠粉特别滑,配上特制的酱油和辣椒酱,简直绝了。
有意思的是,这家店开了二十多年,菜单从来没变过。现在很多网红店动不动就搞创新,这家倒好,就坚持做最传统的味道。或许暗示着,有时候最简单的反而最难得?
跟几个常来的老街坊聊天,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吃法。比如买烧腊要赶早,第一锅的味道最好;吃肠粉要加双蛋,口感更丰富;巷子尽头那家糖水铺的姜撞奶,要等天气凉的时候吃最舒服...
这些门道,外地人哪能知道啊。要不是跟本地人聊,我可能就错过这么多美味了。所以说,来这种老巷子,多跟街坊搭搭话准没错。
琢磨了半天,我觉得这些老店能坚持这么多年,肯定有它的道理。首先味道确实好,其次价格也实在。虽然环境是差了点,但来这儿的人谁在乎这个啊?大家要的就是那个地道的味儿。
不过具体这些老店是怎么在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的,可能还得深入了解他们的经营模式。毕竟现在租金这么贵,能撑住不容易。
要是你第一次来中山三角小巷,我建议你这么吃:早上先来份肠粉当早餐,中午排队买烧腊当午餐,下午逛累了来碗糖水歇歇脚。这样一天下来,基本能把巷子里的精华都尝遍。
当然啦,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。我说的这些只是个人建议,具体怎么吃还得看你自己喜欢。反正这条巷子就这么长,多走两趟准能找到你中意的味道。
中山三角小巷美食地图
中山三角小巷老店推荐
中山三角小巷烧腊哪家好
中山三角小巷肠粉店
中山三角小巷糖水铺
中山三角小巷停车攻略
中山三角小巷营业时间
中山三角小巷历史
中山三角小巷怎么走
中山三角小巷必吃清单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