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听邻居抱怨说,黄江田心市场买菜要跑好几个摊位才能买齐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半天——明明是个老牌菜市场,怎么找点新鲜蔬菜还这么费劲呢?
早上七点蹲在市场门口数了数,推着小车来买菜的基本都直奔肉类区。问了几位阿姨才知道,卖菜的摊子都挤在市场最里面那个角落。说来也怪,明明蔬菜是每天都要买的,摊位安排得却像在跟顾客捉迷藏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市场改造后确实整洁多了。以前满地菜叶子的场景不见了,就是找摊位得费点功夫。西北角那家"老张蔬菜"的老板娘跟我说,她们家三代都在这个市场卖菜,但这两年顾客总说找不着地方。
观察了三天发现个有趣现象:蔬菜摊的租金其实比肉摊便宜近三成。但卖菜的老板们宁愿挤在角落,也不愿意往门口搬。问了几家才明白,原来门口那些"黄金位置"都被海鲜和熟食占了——这些摊位周转快,就算租金高也划得来。
但这就苦了咱们这些只想买把青菜的顾客。昨天还看见个老太太,拎着空袋子在市场里转了两圈,最后摇着头去超市了。市场管理处的小王私下跟我说,他们正在考虑调整布局,不过具体怎么改还没定下来。
经过半个月的"实地考察",总算摸出了门道。要是想买当季新鲜菜,直接穿过主通道右拐到底就对了。虽然要绕过几个海鲜摊,但那个区域的蔬菜确实更新鲜——毕竟摊主们知道位置偏,不用好货根本留不住老顾客。
特别推荐靠墙第二家的李姐菜摊,她家的绿叶菜都是当天凌晨从虎门批发的。当然啦,这个推荐可能带点个人偏好,毕竟我连着在她家买了半个月菜。市场东头新开的那家据说也不错,但我还没试过,有去过的朋友可以聊聊体验。
跟市场管理员聊天时听说,下季度可能要搞个"蔬菜专区"的指示牌。这或许暗示着管理方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。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实施,还得看商户们的意见——毕竟调整摊位牵扯到太多利益关系。
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,我们总说互联网改变生活,但家门口的菜市场却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购物习惯。也许这就是线下市场的魅力?虽然找菜麻烦点,但那种讨价还价的烟火气,是手机下单永远替代不了的。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卖新鲜蔬菜的摊位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早市蔬菜批发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卖活鱼的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熟食档口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便宜水果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现磨豆浆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修鞋铺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卖土鸡蛋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裁缝店
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充电宝租
(选择"黄江田心市场哪里有卖新鲜蔬菜的摊位"作为目标长尾词)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