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刷到网友问“常州武进150元在哪”,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。你说150块能干嘛?搁大城市可能就一顿饭钱,但在武进这地界儿,精打细算能玩出花儿来——虽然听起来像捡便宜,但咱本地人确实有门道。
武进这地方吧,消费水平比常州市区低一截。你要是直奔商业街,150块可能刚够俩人吃顿火锅;但要是会找,巷子里的老字号面馆10块钱管饱,剩下的钱够看场电影再捏个脚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美团外卖随便点个套餐都得三四十,150元想撑一天确实得动脑筋。我观察过那些常年在武进打工的兄弟,他们最爱去菜市场后头的小炒摊——15块钱两荤两素,米饭随便添,这价格搁新区简直像穿越回2010年。
去年修地铁的时候,湖塘老街拆迁区突然冒出几家临时大排档。虽然环境破得像工地食堂,但28块钱的酸菜鱼用盆装,附近工地大哥天天组团来吃。后来拆迁完了摊子撤走,现在还有人念叨“当初那个戴金链子的老板做的剁椒鱼头”。
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武进汽车站旁边的“黑灯巷”。白天看着就是普通居民区,一到晚上全是流动餐车。有个卖卤煮的大爷特别倔,非得凑满十人才开锅,但人均20能吃撑。有次我问他为啥不涨价,他叼着烟说:“这些跑长途的司机不容易啊...”这话听着心酸,但确实是大实话。
有个bug得说清楚:武进电影院周二半价,但150元买两张票就所剩无几了。要是小情侣约会,建议下午三点场次+超市买零食,比影院爆米花套餐划算得多。
前阵子我表弟来玩,非要用150元挑战“武进一日游”。结果这小子跑到废旧工厂改造的文创园,花30块租了辆共享电动车,剩下的钱全买路边摊油画颜料——原来那片区经常有美院学生摆摊,50块钱能画幅简易肖像。
这种玩法属于剑走偏锋,但或许暗示了消费升级的另一面:现在年轻人更愿意为体验买单。就像新城南巷的“怀旧游戏厅”,5块钱能玩半小时红白机,比网吧喝奶茶有感觉多了。
(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什么武进的城中村消费能保持低价?据说是房东很多是本地老人,店面租金十年没涨过...)
【文章结束】